


挑战和需求
据有关部门调查:90%以上的家长迫切需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日常表现,以及准确获悉学校
的相关信息。同样地,对于学校来讲,如何广泛开展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也是学校管理者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并通告给家长,无疑会对教育和培养结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家长一起努力”,这是很多学校管理者们的共同心声。目前,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主要有两种形式:1、以家长会、家长到校、成绩单、书面通知等形式面向全体家长的沟通;
2、以互访、书面或电话联系等方式针对某些孩子出现的具体问题所进行的个别沟通。
虽然通过上述两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漏洞。首先,由于人员的精力、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递的信息有限且不及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只是掌握了有关学生情况的一部分信息,难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信息传输多是从学校向家长的单向传输,家长参与得不够,学生更是没有表述自己意见的机会,因而出现了一些失真的信息,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再次,通过上述两种形式真正实现家校沟通的家长只有少量的一部分,相当一部分家长只能了解到关于同年龄阶段孩子发展的共性信息,而了解自己孩子特点的信息渠道不畅。顺畅的家校沟通,已经成为了信息时代互动教育的新要求。而有效的沟通方式则是众多学校管理者们一直在探索的重要课题。 针对目前手机和短信在大众群体中的普遍应用以及手机短信的特点,福州物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平安短信-家校通”解决方案,其核心理念就是“先进的技术,成熟的应用,搭起学校家长沟通的桥梁”。 与同类产品相比,福州物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平安短信-家校通”产品具有一系列无可比拟的优势。福州物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希望通过自己独特的产品结构、功能与服务,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应用方案 基于前述课题,福州物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知名企业利用各自的综合资源优势和科研优势共同开发出“家校通”系统,这一系统集短信、通话、互联网等全方位的现代化通信手段于一体,为学校、老师、家长和孩子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家校通”应用大大扩展了传统的家庭、学校、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模式,并以其全新的理念,高科技的含量开创了信息化、智能化家校互动的新时代。 本系统的基本运用原理大致为每个学生只要带有一枚RFID即无线感应标识卡,在到达学校大门后,校门附近的感应器就会读到标识并将信息传给计算机,由计算机分别向相关的学生父母手机发送一条短信,如“爸爸,我已平安到校了”“爸爸,我放学了,一会就回家”,同时在计算机中也会保存所有学生的进出信息,并将它整理成报表供学校、家长查询。利用该短信平台班主任可将每个学生的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等定时或不定时的集中或单独发送至家长的手机,免去老师逐一通知或家长缺席家长会等情况而产生的各种交流屏障,方便快捷。该类似系统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 广受欢迎
硬件设备介绍
|
1、学生标识卡 学生标识卡为标识每个学生的唯一身份的无源电子标签 |
|
2、阅读器(刷卡器)系列 阅读器(刷卡器)安装在大门口,通过上下课时间判断学生进出方向 特点: 短距离:可在0.01米范围内识别,须人工靠近刷卡或要在指定区域内通过才能识别。学生须排队刷卡。 支持移动读取,标识卡的移动时速可达10公里/小时以下。 标识卡与读卡器之间可实现双向高速数据交换。 高可靠性,工作温度-20℃~50℃,防水,防冲击。 高抗干扰:对现场各种干扰源无特殊要求,安装方便简单。 超低功耗:对人体更安全、更健康。 |

